新一代的“二次元”都在看些什么

2022-11-04 来源:旧番剧

新一代的“二次元”都在看些什么


在2022年,已经很少有人还会纠结于“二次元”这三个字究竟代表着什么。
当然,这个词的具体含义如今依旧混沌而模糊,它在一些人眼里象征着“资深的ACG文化爱好者”;有时则指代一切和动漫文化有所相关的内容,包括条漫、虚拟偶像、Lo服汉服这些和传统ACG圈子相距甚远的领域。
用常见的话来说:“二次元”是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
事实上,“二次元”这个词本身就称得上是一道分水岭。在它刚开始广为传播的时候,此前已经形成的ACG爱好者群体大多耻于被这样称呼,同时他们也热衷于嘲讽那些以“二次元”自居的新生代。

新一代的“二次元”都在看些什么


从那些早已包浆的表情包里,不难感受到老一代动漫迷对于“二次元”的抗拒
这种排斥在一定程度上来自于大家对于商业化的反感——在过去十几年时间里,所谓的“二次元”概念一度被视作行业内的香饽饽,众多项目硬赶着往上蹭,追求的目标则不外乎利用这个圈子里爱好者们的热情来变现。
到了近两年,随着资本热潮退却,大家对于“二次元”这个称呼的接受度就明显提高不少,不论是老宅还是新人,普遍都用“二次元”来泛指这些和动漫相关的文化。
但这并不代表“二次元”内部完成了“大一统”,正相反,尽管如今大家都是“二次元”,实际感兴趣的内容却更加天差地别。
1
关于新一届“二次元”群体的世代交替,一个较为容易观察的例子就是每季的新番:在不同社交平台上,最热门的很可能是完全不同的作品。
当阅历老一些的动漫迷在抱怨《间谍过家家》没什么新意、搞不明白为什么销量如此高的时候,抖音等短视频平台早已经被各类约尔和阿妮亚的COS洗版;而当这季的《莉可丽丝》被包括小岛秀夫这样的老宅们奉为圭臬,但在面向更多大众的短视频平台上,《夏日重现》则无论在剧情还是角色方面,热度都高出了一大截。

新一代的“二次元”都在看些什么


在抖音上,《夏日重现》这样剧情更有讨论度的动画,无论是故事解读还是周边二创都明显更热门
在当下,“最近二次元什么最火”这样的问题可能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难回答。
如果说国内的动漫爱好者群体曾经历过“电视时代”“杂志时代”“盗版碟时代”以及“流媒体时代”,那么现在无疑有一大批正身处于“短视频时代”,他们通过短视频来了解和追逐动漫文化,同样也在短视频平台上认识和结交同好。
按动漫圈常见的“鄙视链”来说,这样碎片化的接触方式当然身处下游。但如果回溯整个动漫圈在国内的发展历程,就不难发现这才是这个圈子的常态。
电视时代很难保证一集不拉地看完整部动画,《动漫情报》《东西动漫社》这样的节目形式堪称早期的《3分钟带你看完XXX第某集》;动漫杂志有不少转述影片剧情的内容,盗版碟同样是买了上季没下季……相比之下,能在网络上便捷看到完整的动画剧集反倒是一件历史相当短暂的事。
只是在过去,那些轻度接触动漫的人们很少会被划归为“动漫迷”“ACG爱好者”的行列,至少得是自己掌握了找资源下载的渠道才算是入了门;而现在,只要你作为成年人还能接受动漫文化,不论你愿不愿意,都能算作是“二次元”的一员。
这一新生代群体和以往的动漫爱好者交集不深,影响力却异常庞大。
动漫产业的供给端也越来越重视这些短视频平台的用户。现如今有不少动画在制作时就会考虑面向短视频用户的传播,包括在动画中有意安排一些适合手机竖屏剪辑的画面,或是将短视频元素引入到作品内容。

新一代的“二次元”都在看些什么


《宅男腐女恋爱真难》的OP里就插入了一段短视频平台上标志性的手指舞
具体到作品推广上,如今不少官号都会直接在短视频平台上推自家作品的官方剪辑,哪几秒火就剪哪几秒,几乎不会考虑完整性或是艺术表达,配上浮夸的标题和字幕,很多时候看起来和所谓的“动漫营销号”并没有什么两样。
这样的推广方式或许很“俗”,但确实有效。
2
依托于短视频平台而存在的“二次元群体”还比较新,但这并不代表其中的成员就都很年轻。
在8090后的动漫爱好者之间曾经很流行一句话:“幸好我的童年不是喜羊羊”。这常被用来作为各种怀旧类动漫剪辑的标题,视频里出镜的则大多是《数码宝贝》《神龙斗士》这些21世纪初在电视上热播的动画。
其实在当年就有人预言,将来一定也有人会像怀念这些作品一样怀念《喜羊羊》《熊出没》,就像在80后们眼里,90后们热衷的这些动画其实远比不上《变形金刚》《恐龙特急克塞号》这些更老的经典作品。
如今在抖音上粉丝数最多的“二次元类”账号,恰恰正是《喜羊羊与灰太狼》的官号。

新一代的“二次元”都在看些什么


这样的成果并不完全靠的是“童年情怀”,《喜羊羊》系列在这几年里做了不少颇具话题性的内容,比如在新作里做了些看上去作画水平颇高的动作分镜,就很符合大家对于“国产动画也在与时俱进”的期望;而官号在抖音上发布的短视频,也大多是紧跟热点的定制内容,换句话说就是“很擅长整活”。

新一代的“二次元”都在看些什么


但翻红的基础,终究还是建立在这些角色原有的认知度上。换而言之,会在抖音上关注喜羊羊官号的大多还是那批在小时候看过并喜欢这动画的人们,他们中的大多数也早已进入了奔三的年纪。
90后乃至一些80后 “大龄二次元”的回归,是短视频世代的一个常见现象,连带着让这一群体时常带有怀旧的属性。即便不讲“迪迦奥特曼”这类已经有些泛滥的例子,像是《黄金小子》这样本来在国内动漫圈中算不上热门的老作品,此前也在抖音上意外翻红。

新一代的“二次元”都在看些什么


此前很难想象这样90年代仅有几集的OVA动画能在国内掀起一定热潮
短视频平台的推送特性决定了这些用户本身对于“新旧”并没有那么敏感,不会觉得自己是在怀旧或是追新,而是把作品区分为“看过的”和“没看过的”、“感兴趣的”和“不感兴趣的”;同时他们也不太在意所谓的“圈内”“圈外”,不刻意区分“宅”和“现充”,乐于把各种原本不相关的动漫内容混合在一起。

新一代的“二次元”都在看些什么


抖音上最热门的“漫剪”类视频之一,就是有些年头的动画《学园奶爸》配上中文背景乐
这些都和以往动漫圈讲“资历”讲“品味”的传统有很大差别,也让这类“短视频二次元”一度被贴上了“缝合”“土嗨”的标签。
但显然,抖音上大部分这些新生代二次元并不是很在意这些看法,“万物皆可二次元”更接近于这个圈子的共识。
3
抖音在这个暑假的结尾举办的夏日云漫展里,有一场将在8月27日上线的“燃魂Live”云歌会,就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短视频世代”的用户们对于“二次元”的偏好。

新一代的“二次元”都在看些什么


从歌会节目单就不难看出,在这场以“燃魂live”为主题的歌会里,大部分歌曲选自《画江湖》《凡人修仙传》《刺客伍六七》这些国产动画,既有《秦时明月》《喜羊羊与灰太狼》这些颇有些年头的作品,也包括《画江湖》《凹凸世界》这些近年来逐渐成为新一代“童年记忆”的动画。
在较为传统的动漫爱好者看来,这些作品大概很难在一场以“二次元”和“燃”为主题的歌会上担当主角。但在抖音上,国产动漫本身未必比海外作品更火,但因为没有语言门槛和文化隔阂,往往有着更接地气的粉丝创作生态。一旦某部作品有了走红的苗头,剧情解读、方言配音、翻唱翻跳这些领域的创作者多会各司其职快速跟进,形成一种“多元联动”的架势,而大部分用户对此喜闻乐见。
这次的云歌会节目单所体现的就正是这种氛围。
歌会中的大部分节目都是由多个来自抖音上不同领域的红人用户合作演绎,在歌舞表演的同时,也有展现其他媒体形式的演绎。
就比如这次将在现场响起的迪迦奥特曼的中文主题曲《奇迹再现》,一方面请来的是当年的原唱毛华锋,而和他搭配的则是近年来新晋的二次元风格乐团Double Face band,此外还将有其他领域的创作者参与场景还原,呈现独属于“云歌会”的舞台效果。

新一代的“二次元”都在看些什么


像这样的“草根特效”一直是抖音上奥特曼相关的热门内容
另一方面,不论是担任歌会主持人的虚拟人默默酱,还是将在歌会中与真人合舞的出场表演虚拟偶像团体A-SOUL,都代表着当下二次元文化中最新潮的部分。但与此同时,舞台上也依然有着京剧演员牛冰倩、SING女团这些真人表演者的身影。

新一代的“二次元”都在看些什么


A-SOUL 的队长贝拉预定将在歌会中表演舞蹈《美人关》
从舞台到节目,这样“虚实结合”的主题几乎贯穿了整台歌会,这从歌会的宣传PV就可见一斑。
01:08
这些都同样体现了短视频时代给二次元文化的一些新特征带来的全新创作理念——不再刻意区分“真人”“纸片人”,也很少受到2D3D这些表现形式的束缚。
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如今“二次元”这个称呼真就只是一个称呼而已了。
结语
对于看电视长大的80后90后而言,由电视播放的动画节目是集体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2010年前后,主流媒体渠道从电视向移动网络过渡的那几年里,这种集体记忆实则有所断代。
这样的环境使得“动漫迷”空前集中,几乎只限于那些会主动通过网络搜罗新番动画的人们,“动漫”“ACG”“二次元”这些词都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他们辨识同好的术语,也让这一群体具备了极高的凝聚力,最终成为了几年后“二次元文化”爆发的种子。
如今的短视频时代则更像是一种“轮回”,普罗大众再度广泛地接触了动漫文化,通过“站内热门”共塑全新的“集体记忆”,只是伴随着开放,原本的小圈子氛围也几乎被彻底打破,对于各类称呼和名词变得更加随意。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句话,或许也正适合用来形容国内二次元文化的发展历程。

猜你喜欢
动漫推荐
免责声明:动漫番剧数据来源网络!本站不收费,无vip,请勿上当!

www.jiufanju.com-旧番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