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克阿瑟口中“十二岁男孩”日本、西方眼中日本“道德放纵”图画(4)

2022-10-28 来源:旧番剧
这个“十二岁的男孩”开始在全方面“长大”了。

麦克阿瑟口中“十二岁男孩”日本、西方眼中日本“道德放纵”图画


(2)为什么日本图画被西方人描述成“道德放纵”?
20世纪70年代开始,日本动漫开始进入成熟期,并在80年代扭曲的日本漫画和动画形象开始向国外传播,为何说扭曲呢?因为此时的日本动漫充斥着大量的暴力、色情、恶心等元素,但是日本诸多民众却在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地阅读,这种现象饱受西方人的诸多诟病。所以在1987年的《华尔街日报》一篇文章这样调侃道:“日本的成年人仍在读漫画并沉浸在幻想之中”
。可见当时西方对于日本沉迷于漫画而无法自拔的想象是带有不理解与批判的
你知道吗?“漫画”这个词的英语翻译“manga
”在牛津词典的解释是“日本漫画(常有暴力或性内容)”。
从括号内容中的加以解释就可以知道manga这个英语词汇本身就包含有贬义之意,这也是西方人早期对日本漫画存在“偏见”的证明之一。

麦克阿瑟口中“十二岁男孩”日本、西方眼中日本“道德放纵”图画


1983年,美国漫画研究学者弗雷德里克·肖特在自己所著的《Manga!Manga!》中对“漫画”所蕴含的含义进行了解释,他最早主张“Man”(漫)的意思是“情非所愿”或者“不由自己”,而“ga”就是图画、画本,而在后来肖特又一次对“man”进行表述说含有第二层意思,即“道德上的败坏”,也因此“manga”被翻译为“道德放纵的图画”。在美国漫画界有一定声誉的肖特,加上西方对于日本漫画上的偏见,以及媒体报纸上的大肆宣传,日本漫画从此在西方人眼里更加坚定地被认为是不遵循道德规范的图画。
猜你喜欢
动漫推荐
免责声明:动漫番剧数据来源网络!本站不收费,无vip,请勿上当!

www.jiufanju.com-旧番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