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发展进入“新阶段”沪上老牌科技园十五年如何培养一批“明星企业”

2022-11-05 来源:旧番剧
摘要:产业园区遍布各个区域,已经发展到了“真正懂产业才能做产业园区”的阶段,而产业园区的盈利模式绝不是当前主流的物业租售,而是包括基金投资、运营服务盈利以及更多我们暂时尚未发现的盈利模式,产业园区的“品牌打造”前路漫漫但魅力无穷。
作为上海建设较早的科技产业园区和普陀区重点科技园区,普陀区天地软件园今天(11日)正迎来开园15岁生日。15年来,园区产值翻了近100倍,入驻企业近千家,新三板上市企业10余家,总税收超过16亿,吸纳就业人数超过2万。
“波克城市”“优美缔软件”“收钱吧”“奥比中光”等一大波“明星企业”赶来为园区庆生。这得益于园区“步步踏准”的发展节奏——聚焦大数据及互联网 、智能制造及机器人、动漫游戏、文化影视、金融科技等五大支柱产业,不断升级产业定位,向“一园多基地”发展,抢抓机遇实现“逆生长”。
“步步踏准”发展节奏
“有人说,走在我们园区里的都是年轻人,连楼宇的‘姿态’和周边环境都显得意气风发。”园区总经理宋峥有些自豪,他清晰地梳理了园区“逆生长”的发展脉络:2004年建园之初,园区重点打造软件开发、信息系统集成的产业领域;2008年起,抓住动漫游戏产业发展趋势,建设了动漫游戏制作公共服务平台,相继引进培育了“波克城市”“晨路信息”“优美缔软件”等游戏行业知名企业,在园区形成了行业集聚效应;2010年起,园区抓住电子商务产业发展趋势,引进“拉卡拉”“易百信息”“捷鑫网络”等电商相关配套企业,又抓住电子支付行业发展大趋势,培育了“收钱吧”“汇潮支付”等相关企业;2015年起,园区利用普陀区举办上海国际电影节互联网影视系列活动的契机,积极对接行业龙头企业和业内人士,相继引进了“上海阿里影业”“淘票票”“联瑞影业”等互联网影视企业。
目前已经引进了60多家互联网影视企业,形成了互联网影视行业集聚效应。
如今,园区收购上海智能制造及机器人产业园,根据行业发展趋势,开始重点布局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产业发展新兴领域,同时和区内两大重点科创平台(机器人检测平台、工控安全平台)开展产业对接合作,目前已经吸引了40多家相关企业,初步形成了人工智能领域的集聚优势。
临近年底,但园区“招大引强”的势头丝毫不减,最近又迎来了一批新“成员”。比如“首秦(上海)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企业是上海中源农林集团的子公司,主要辅助集团总部从事农林科技、海洋科技、生物科技领域内的技术开发等;还有坐落于上海智能制造及机器人产业园的“上海奥视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该它是深圳奥比中光科技有限公司的华东区总部。上海奥视达通过3D视觉应用场景研发,聚焦医疗健康、智慧教育、城市治理、平安城市等行业,提供深度人工智能解决方案,持续推动3D传感技术对垂直行业影响力。宋峥觉得,这批企业的入驻,将直接提升园区的行业影响力。
猜你喜欢
动漫推荐
免责声明:动漫番剧数据来源网络!本站不收费,无vip,请勿上当!

www.jiufanju.com-旧番剧